鑒于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式嚴峻,為保證國內學術交流常態化、學科管理規范化、創新發展持續化,擬開展以“舒適化氣道管理”為主題的省際間麻醉學科線上交流會,確保特殊階段學術交流及知識共享,增強創新驅動力。第一次、第二次“舒適化氣道管理”麻醉學術交流會議分別為安徽省與福建省,以及安徽省與貴州省、廣西省麻醉學專家聯動。
本次會議特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柴小青教授、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月蘭教授、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北院區薛榮亮教授擔任大會主席;西安國際醫學高新醫院胡彬教授、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姚衛東教授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夏敏副主任醫師帶來舒適化醫療、氣道管理、醫學創新相關的學術講座;會議主持人則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勝教授、濰坊市人民醫院郎堡教授共同擔任。
主席致辭
學術講座
在不同的時代、地域、條件下,舒適化醫療的內涵并不相同。現階段,麻醉學科進入了更高的境界,搭建了舒適化醫療平臺,主導舒適化醫療的快速發展、促進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、催生疾病治療的舒適化手段。
氣道管理是麻醉人的“看家本領”,給氧去氮、開口方法、喉鏡的使用、導管選擇、確定位置、套囊壓力管理,只有各個環節都做到盡善盡美,才能追求氣道管理的精準與舒適化。
達米醫療依據國人的解剖學特征研發生產的喉罩(倒三角設計),具有以下優勢:①漏氣率低、漏氣程度輕;②患者舒適度高;③更穩定,容易固定;④特殊的防誤吸設計便于吸引。
氣道管理主要是指人工氣道的建立、維護與撤除相關的醫療行為,涉及麻醉、重癥、急診、呼吸多個學科。氣道管理一直是臨床工作的痛點,困難氣道難以“篩查”或“預測”,建立氣道評估智能化方案,將人工智能、計算機視覺、信息技術引入其中,或許是破局之路。
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麻醉科為了實現智能化氣道管理,實現了智能3D建模、智能解剖標志識別、困難氣道智能化評估,大大節約了麻醉科醫師的工作成本,提高了氣道評估的依從性,讓氣道評估成為必要且有用的技術。依托研究成果已發名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7項,軟件著作權1項。“氣道幾何學”無處不在,達米醫療研發生產的喉罩就更符合中國患者口咽喉生理解剖弧度(107°),三角罩囊也更符合中國患者的喉部解剖。
如何進行醫學創新?首先,從變量角度考慮,一個事物的外部變量如大小、顏色、材質、外形等,我們可以控制,而內部變量如使用者的性別、年齡、使用環境等,我們不能控制,因此夏敏副主任醫師分享個人的創新方法是從內部變量著手創新。達米醫療是一家聚焦于氣道,專注于創新的科技型醫療企業。公司源自臨床,致力為患者提供安全、舒適的就醫服務,為臨床醫護提供方便、高效的救助產品及解決方案。達米醫療針對傳統內鏡氣道、專科喉罩、口咽通氣道、面罩等的創新與研究生產,就是醫學轉化創新的成功案例。
點評環節
會議總結
/// 會議回放